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登台只有吹箫者,争得和鸣堕世间。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16)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吹箫引凤

登台只有吹箫者,争得和鸣堕世间。上一句是什么?

唐·吕岩

丹穴山前无俗声,羽人相引到仙庭。

登台只有吹箫者,争得和鸣堕世间。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被尊称为“吕祖”、“纯阳祖师”,吕岩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他是一位集道学、剑术、诗酒为一身的文化名人,在民间信仰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被后世尊为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不仅精通道术,还擅长诗词歌赋,其诗作多抒发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以及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他的故事和传说在中国文化中广为流传,成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译文

在丹穴山前,没有凡尘的喧嚣声,只有仙人相互引领,来到仙境般的庭院。

登上高台,只见吹箫的仙人独自站立,那悠扬的箫声,如何能与世间的凡音相和,一同坠落人间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场景,诗人通过“丹穴山前无俗声”来渲染仙境的宁静与纯净,而“羽人相引到仙庭”则进一步展现了仙人们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后两句“登台只有吹箫者,争得和鸣堕世间”则通过吹箫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向往,以及对世间纷扰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仙境为背景,通过描绘吹箫者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诗中“丹穴山”、“仙庭”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世界,而“吹箫者”则成为了这一世界中的孤独而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比仙境与世俗,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间纷扰的厌倦,诗中的“争得和鸣堕世间”一句,也隐含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

创作背景

吕岩作为一位道教徒和诗人,他的创作往往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修行或游历过程中,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所激发而成的,通过描绘仙境中的吹箫者形象,吕岩表达了自己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的繁荣和道教徒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登台只有吹箫者,争得和鸣堕世间。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