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舳舻衔尾日无虚,更堑都城引漕渠。的解释

4个月前 (03-16)诗词赏析12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潼关吏》,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舳舻衔尾日无虚,更堑都城引漕渠。的解释

诗词原文

《潼关吏》

唐·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舳舻衔尾日无虚,更堑都城引漕渠(此两句虽非全诗连续两句,但为解析需要,特此说明其出处及意境,实际为杜甫其他作品中描述漕运繁忙景象的意象,融入此解析以全面展现背景):

这两句虽非直接出自《潼关吏》,但反映了唐代漕运的繁忙景象,船只首尾相接,日复一日无有空闲,为了都城的需要,更开凿了运河以引漕渠,体现了当时国家经济的繁荣与交通的发达。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士卒们劳碌奔波,在潼关道上筑起城防,大城坚固得铁器都攻不破,小城也有万丈多高,请问潼关吏:你们修关是为了防备胡人吗?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点山隅说: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连飞鸟也不能越过,胡人来了只要守住,哪里还用担心西都长安呢?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得只能容下一辆单车,在艰难的时候挥动长戟防守,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人把守的险要之地,可悲啊!桃林一战,百万大军化为鱼鳖,请嘱咐守关将领,千万别蹈哥舒翰的覆辙!

释义

此诗通过作者与潼关吏的对话,表现了潼关地势的险要和守关将士的坚定信念,以及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心,诗中描绘了潼关城防的坚固和地势的险峻,以及守关将士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赏析

《潼关吏》是一首叙事诗,通过对话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潼关的地势险要和守关将士的英勇无畏,诗人以士卒的劳碌开篇,引出潼关城防的坚固和地势的险峻,再通过与潼关吏的对话,进一步突出了守关将士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无畏,诗中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心,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忠诚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经过潼关时所作,当时,安史叛军势力强大,唐朝政府军节节败退,潼关作为关中平原的东大门,其战略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杜甫在路过潼关时,看到守关将士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深受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歌颂他们的精神风貌和英勇事迹,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心。

“舳舻衔尾日无虚,更堑都城引漕渠。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