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灵台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16)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修真悟道

灵台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下一句是什么?

唐·吕岩(吕洞宾)

灵台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是唐代著名的道教人物,被后世尊为八仙之一,传说中他是一位游历四方、行侠仗义的仙人,同时也是道教内丹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吕洞宾的事迹和传说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其形象常被描绘为手持宝剑、背负葫芦的仙人形象,他的作品多涉及道教修炼、养生等方面,对后世道教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的心灵已经领悟到了修真的秘诀,而尘世间只留下了我对道法的感悟篇章,我不再向人间争夺宠辱得失,只愿将心中的思绪寄托给那自由飞翔的沙鸥。

释义

“灵台已得修真诀”意指作者已经领悟到了修真的核心秘诀,心灵得到了升华;“尘世空留悟道篇”则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虽然留下了对道法的感悟,但已不再执着于尘世的名利;“不向人间争宠辱”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境界;“只将心事付沙鸥”则借沙鸥的自由飞翔,寄托了作者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修真悟道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的深刻理解和超脱尘世的心境,诗中通过对比“灵台已得修真诀”与“尘世空留悟道篇”,展现了作者从尘世纷扰中解脱出来、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过程,诗中的“不向人间争宠辱”和“只将心事付沙鸥”等句,也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道家思想,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唐代著名的道教人物,其一生都在追求修真悟道,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时期对道教修炼心得的总结与感悟,在唐代,道教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了道教思想的影响,吕洞宾作为道教内丹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自然离不开对道教修炼的思考与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追求修真悟道的过程中,对内心境界的一种表达与抒发,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尘世的心境。

“灵台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