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曲狂歌两行泪,送君兼寄故乡书。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3-16)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淮上与友人别

一曲狂歌两行泪,送君兼寄故乡书。的意思及出处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一曲狂歌两行泪,送君兼寄故乡书。

作者简介

郑谷,字守愚,唐代晚期著名诗人,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七岁便能作诗,郑谷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绝,有“郑鹧鸪”之称,意指其《鹧鸪》诗写得极为出色,他的诗作在当时广为流传,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正浓,岸边飘飞的杨花惹动着渡江之人满心的愁绪,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在这风笛声中晚亭暮霭里,我唱起一曲狂放的歌,歌声中伴随着两行热泪,我为你送行,同时也寄去我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扬子江头与友人分别的场景,前两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杨花的飘飞,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通过“一曲狂歌两行泪”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杨花的飘飞,巧妙地烘托出离别的愁绪,诗人以“一曲狂歌两行泪”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动人的力量,诗人在结尾处巧妙地融入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深刻和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谷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当时,诗人可能正身处异乡,面对与友人的分别,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愁绪,他也可能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和亲人,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真挚情感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

“一曲狂歌两行泪,送君兼寄故乡书。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题溧阳金庭园》,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题溧阳金庭园》唐·李白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春风舞雩意,落日采薇居。作者及朝代: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