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细蒙台榭微兼日,潜涨涟漪欲动鱼。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17)诗词赏析13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细蒙台榭微兼日,潜涨涟漪欲动鱼”,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水宿遣兴奉呈群公》,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细蒙台榭微兼日,潜涨涟漪欲动鱼。上一句是什么?

原文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唐·杜甫

鲁钝仍多病,逢迎远复疏。

泬寥天宇高,萧瑟秋云虚。

杖藜入穷巷,驱犊上荒墟。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穷途多俊异,平昔狎儿曹。

高义在云台,浮名终自消。

寒天留远客,暮雪宴溪桥。

兴尽方下舟,还归无近遥。

细蒙台榭微兼日,潜涨涟漪欲动鱼。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由于全诗较长,这里仅翻译包含关键词的两句及其前后文)

我鲁钝又常常生病,与人交往也疏远了许多,天空高远而寂寥,秋天的云朵显得稀疏而萧瑟,我拄着藜杖走进狭窄的小巷,驱赶着牛犊登上荒芜的废墟,夕阳照耀着大旗,马在风中萧萧长鸣,穷途末路时遇到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他们过去常常与我亲近,高尚的义气在云台之上,浮名终究会自行消散,寒冷的天气里我留住了远方的客人,在傍晚的雪中我们在溪桥设宴,兴致尽了才下船,回去的路无论远近都无所谓,细雨蒙蒙笼罩着台榭,微微地连着日光,水悄悄地涨起,涟漪荡漾,仿佛要惊动水中的鱼儿,我怎能像陶渊明和谢灵运那样才华横溢,让他们与我一起创作、一同游历呢?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细雨蒙蒙、水涨涟漪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谧与生动。“细蒙台榭微兼日”形容细雨如丝般笼罩着台榭,微微地连着日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柔和的氛围;“潜涨涟漪欲动鱼”则描绘了水悄悄地涨起,涟漪荡漾,仿佛要惊动水中的鱼儿,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杜甫在描绘自然景色时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谧与生动,诗人以“细蒙”形容雨丝之细密,以“微兼日”描绘出日光与雨丝交织的朦胧之美;又以“潜涨”形容水涨之悄然无声,以“欲动鱼”展现出涟漪荡漾、鱼儿欲动的生动景象,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漂泊无依,生活困顿,尽管身处逆境,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刻思想和独特魅力。

“细蒙台榭微兼日,潜涨涟漪欲动鱼。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