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期听。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3-18)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琴曲歌辞·列子御风

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期听。出自哪首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逸士逍遥竹径通,幽人雅兴寄琴中。

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期听。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的杰出代表之一,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逸士在竹径中逍遥自在,幽人将高雅的兴致寄托于琴声之中,不要像楚狂接舆那样故意毁坏自己的姓名和事迹,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在聆听你的琴声。

释义

逸士:指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人。

竹径通:竹林中的小路畅通无阻,象征隐逸生活的清幽与自在。

幽人:指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人。

琴中:将情感寄托于琴声之中,表达内心的情感与追求。

楚狂隳姓字:楚狂接舆是春秋时期的隐士,曾故意毁坏自己的姓名和事迹,以示对世俗的不屑。

知音:指真正理解自己、欣赏自己的人。

子期听:钟子期是春秋时期的琴师俞伯牙的知音,两人以琴会友,传为佳话。

赏析

这首诗以逸士和幽人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首句“逸士逍遥竹径通”描绘了逸士在竹林中逍遥自在的生活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次句“幽人雅兴寄琴中”则通过琴声表达了幽人高雅的兴致和内心的情感,后两句“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期听”则是对前两句的升华,诗人以楚狂接舆为反例,告诫自己不要像他那样故意毁坏自己的姓名和事迹,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在聆听自己的琴声,这既是对知音的渴望,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的个人经历有关,李白一生追求自由、超脱,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磨难却让他倍感疲惫和无奈,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逸士和幽人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人也通过楚狂接舆和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知音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追求,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知音难觅的普遍感慨。

“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期听。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