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变化四时无俗韵,登临千古有馀清。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3-18)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登楼

变化四时无俗韵,登临千古有馀清。出自哪首诗?

宋·陈与义

变化四时无俗韵,登临千古有馀清。

江山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情。

异县人事多间阔,故园花柳自凋零。

凭栏惆怅无人会,数尽归鸿万点声。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与义(1090年—1138年)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是江西诗派“三宗”之一,著有《简斋集》,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江西诗派的瘦硬拗峭,又不乏清新明快之感,尤其在战乱流离中,他的诗作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译文

四季变换中展现出非凡的韵味,登上高楼俯瞰千古,心中留有清新的余韵。

这江山虽然美丽,却不是我的故乡;风月虽然迷人,却难解我心中的愁情。

身处异乡,人事多变,久已疏远;故乡的花草树木,想必也在独自凋零。

独自凭栏,满心惆怅却无人理解,只能默默数着天空中归来的鸿雁,听着它们万点齐飞的叫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四季变换的美景和登高远望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感慨,诗中“变化四时无俗韵”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美景,而“登临千古有馀清”则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内心的清新与超脱,接下来的诗句却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异乡的疏离感和故乡的凋零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诗人的惆怅之情更加浓厚。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美景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首联以“变化四时无俗韵”和“登临千古有馀清”描绘出自然景色的清新脱俗和诗人内心的超脱,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深沉和惆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成为全诗的主题,尾联“凭栏惆怅无人会,数尽归鸿万点声”更是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陈与义南渡之后,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故乡和亲人,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奈,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和对金人的妥协也让诗人感到失望和愤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变化四时无俗韵,登临千古有馀清。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