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东邻少年乐未央,南客思归肠欲绝。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3-18)诗词赏析12

这首诗词出自南朝梁代诗人沈约的《石塘濑听猿》,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东邻少年乐未央,南客思归肠欲绝。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石塘濑听猿

南朝·梁 沈约

凄凄满别情,

摧藏百余行。

声中婵娟意,

泪堕几千霜。

寒鸟树间响,

秋猿峡外长。

东邻少年乐未央,

南客思归肠欲绝。

作者简介

沈约(公元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出身江南大族,历仕宋、齐、梁三朝,在齐梁官居显要,为当时文坛领袖,与谢朓等共创“永明体”,作品讲究声律和对仗,词藻华丽,对唐代格律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所著《宋书》百卷,记事详悉,议论博洽,为二十四史之一,又著有《齐纪》、《沈约集》等。

译文

离别时的凄楚情感充盈心怀,悲伤得难以抑制,泪水洒落成百上千行,猿猴的啼声中蕴含着深深的眷恋,让人不禁泪如雨下,仿佛经历了千年的风霜,寒冷的鸟儿在树林间啼叫,秋天的猿猴在峡谷外长啸,东边的邻居少年正享受着无尽的欢乐,而南方的旅人却思念家乡,愁肠百结,悲痛欲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猿猴的啼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凄凄满别情”直接点明了离别的悲伤,“摧藏百余行”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猿猴的啼声被赋予了人的情感,成为诗人表达思念之情的载体,通过对比东邻少年的欢乐和南客的愁苦,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沈约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通过猿猴的啼声,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感伤氛围,诗人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东邻少年的欢乐和南客的愁苦,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家乡的渴望,诗中的语言优美,意象生动,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沈约生活在南朝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往往面临着离别和迁徙的困境,沈约作为一位敏感的文学家,对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感受,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秋日,听到石塘濑的猿猴啼声后,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表达离别哀愁和思乡之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沈约对时代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思考,也可以领略到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魅力。

“东邻少年乐未央,南客思归肠欲绝。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