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身服上恩今日显,诏符前语是人惊。的释义

4个月前 (03-20)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赐衣

身服上恩今日显,诏符前语是人惊。的释义

唐·王建

身服上恩今日显,

诏符前语是人惊。

九天初赐紫花诰,

万国曾传白雁声。

晓日鸡人传漏箭,

春风侍女护香灯。

自怜亦是金门客,

得向君前拜宠荣。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约生于768年,卒于835年左右,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入仕为官,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王建的诗作以乐府诗著称,多写宫廷生活、民间疾苦及边塞风光,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译文

今日我身着皇上赐予的恩服,显得格外荣耀;

诏书上的话语让人惊叹不已。

九天之上初赐我紫色的花诰,

万国之间曾传颂着白雁报喜的声音。

清晨时分,宫中报时的鸡人传递着漏箭的声音,

春风中,侍女们守护着香灯,确保灯火不灭。

我自怜也是金门(指朝廷)的宾客,

得以在君王面前接受宠幸和荣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受到皇帝赏赐恩服的荣耀时刻,以及他在宫廷中的生活场景,首联“身服上恩今日显,诏符前语是人惊”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受到皇帝赏赐的喜悦和自豪,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宫廷生活的细节,如紫花诰的赐予、白雁报喜的传说、鸡人传漏箭、侍女护香灯等,进一步渲染了宫廷的庄严和神秘,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够成为金门宾客的庆幸和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庄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诗人内心的激动与自豪,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押韵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在形式上更加工整和优美,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王建在朝廷中的仕途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出身贫寒的诗人,王建能够进入朝廷为官并受到皇帝的赏识和恩赐,无疑是他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受到赏赐的荣耀时刻和宫廷生活的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内心的激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庄重以及诗人对皇恩浩荡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身服上恩今日显,诏符前语是人惊。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