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相逢莫厌杯中酒,同醉同醒只有君。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3-20)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赠别

相逢莫厌杯中酒,同醉同醒只有君。出自哪首诗?

唐·韦庄

一春鱼雁无消息,

则见双燕又衔泥。

今夜故人来不来,

教人立尽梧桐影。

露浓香被冷,

月落锦屏虚。

相逢莫厌杯中酒,

同醉同醒只有君。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含蓄,多抒发离愁别绪和个人感慨,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

译文

整个春天都没有收到远方亲友的书信,只见燕子成双成对地衔泥筑巢。

今夜老朋友会不会来呢?让人在梧桐树下站得身影都模糊了。

露水浓重,香被觉得寒冷,月亮落下,锦屏显得空虚。

既然相逢了,就不要嫌弃杯中的酒,能与我同醉同醒的,只有你啊。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重逢时的喜悦与珍惜,前两句通过“鱼雁无消息”和“双燕衔泥”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与现实的孤独,中间四句描绘了等待友人到来的情景,以及夜深人静时的孤寂感受,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即使相逢短暂,也要尽情享受相聚的时光,因为能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唯有这位友人。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直接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特别是“相逢莫厌杯中酒,同醉同醒只有君”两句,既是对重逢的喜悦表达,也是对友情难得的深刻认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知己难求的感慨,全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层层递进,是一首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的赠别之作。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相聚离别显得尤为珍贵,此诗很可能是韦庄在与某位故友久别重逢后,有感而发之作,诗人通过描绘等待友人的焦急心情和重逢时的喜悦,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情感状态和生活境遇。

“相逢莫厌杯中酒,同醉同醒只有君。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