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云遮月桂几枝恨,烟罩渔舟一曲歌。的释义

4个月前 (03-21)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江景夜思

云遮月桂几枝恨,烟罩渔舟一曲歌。的释义

唐·李煜

云遮月桂几枝恨,烟罩渔舟一曲歌。

江水悠悠映星汉,夜色沉沉锁蹉跎。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煜(937年-978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著名词人,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尊称为“千古词帝”的杰出词人。

朝代:五代十国(南唐)

作者简介

李煜生于南唐深宫之中,前期生活奢华,后期因国破家亡而沦为阶下囚,其词作前期多描写宫廷生活,后期则深刻反映了亡国之痛和个人情感的哀怨,他的词风真挚自然,情感细腻丰富,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云彩遮住了月亮和月宫中的桂树,仿佛带着几分遗憾;烟雾笼罩着渔舟,传来一曲悠扬的歌声,江水缓缓流淌,映照着璀璨的星空,夜色深沉,仿佛将时光都锁在了这片寂静与哀愁之中。

释义

此诗描绘了夜晚江边的景象,通过“云遮月桂”和“烟罩渔舟”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月桂被云遮,暗示着美好事物的不完美或遗憾;渔舟在烟雾中歌唱,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在,江水与星空的映衬,以及夜色的深沉,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赏析

此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李煜独特的艺术风格,前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色彩,既表现了自然之美,又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后两句则进一步拓宽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使整首诗在视觉与情感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李煜以其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完美融合,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挣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李煜国破家亡之后,成为北宋俘虏期间,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李煜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哀愁与悔恨,他常常通过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这首诗中,他借夜晚江边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哀怨,云遮月桂、烟罩渔舟,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反映了他在逆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渴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基于李煜的生平与创作风格,这样的作品完全符合他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表达。

“云遮月桂几枝恨,烟罩渔舟一曲歌。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