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的解释

4个月前 (03-21)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杂感

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的解释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

万里投荒吾老矣,一生多难此行之深。

愁看京国烟花地,梦绕江南水石林。

十二峰头秋草遍,冷烟寒月过瞿塘。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改革家,黄遵宪早年曾从师梁启超之父梁宝瑛,后中举人,光绪二年(1876年)任驻日参赞,后任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黄遵宪的诗反映了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被誉为“诗界革命”的巨擘之一。

译文

曾经把祭祀之事当作儿戏般对待,怎料战争却阻断了我的纯真之心。

万里迢迢被贬谪到这荒凉之地,我已年老,而此次行程又历经诸多磨难。

愁苦地望着京城那繁花似锦之地,梦中却萦绕着江南的山水石林。

瞿塘峡的十二峰头秋草遍布,冷烟寒月之下我独自经过。

释义

“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轻视祭祀之事(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代指祭祀之事)的悔意,以及战争(干戈)打破了他原本平静、纯真的生活愿望(素心:本心,纯真的心愿)。

赏析

这首诗是黄遵宪晚年之作,充满了深沉的感慨与无奈,首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反思,以及对战争的厌恶,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被贬谪的艰辛与磨难,以及他对京城繁华生活的怀念与对江南美景的向往,颈联与尾联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遵宪晚年,当时他因参与戊戌变法而被贬谪至偏远之地,在贬谪期间,黄遵宪深感世事无常,人生多难,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与无奈,诗中既表达了对过去的反思与悔意,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