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穷探绝顶搜遗迹,净拂苍苔见巨痕。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21)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游山

穷探绝顶搜遗迹,净拂苍苔见巨痕。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中

穷探绝顶搜遗迹,净拂苍苔见巨痕。

古木半空承露润,断崖千尺挂云根。

飞泉漱玉鸣寒籁,野鹿衔花出远村。

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几尘喧。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但才华横溢,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其作品常描绘自然之美,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我尽力攀登到山的绝顶,探寻古代的遗迹,轻轻拂去覆盖在石头上的青苔,露出了巨大的痕迹,古老的树木在半空中承接露水的滋润,断崖高达千尺,仿佛悬挂着云层的根基,飞瀑如同漱玉般发出清冷的声响,野鹿口衔鲜花从远处的村庄走出,这样的景色和心情哪里还能找到呢?人世间与天上相比,充满了多少尘埃与喧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山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穷探绝顶搜遗迹,净拂苍苔见巨痕”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遗迹的探寻和对自然奇观的敬畏;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古木、断崖、飞泉、野鹿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人间尘嚣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游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穷探绝顶搜遗迹”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探索精神;“净拂苍苔见巨痕”则通过拂去青苔的动作,暗示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珍视和发现真相的喜悦,诗中的自然景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古木半空承露润”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断崖千尺挂云根”则暗示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尾联的“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几尘喧”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对人间尘嚣的深深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他通过游山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寻找心灵的慰藉,在攀登绝顶、探寻遗迹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历史的厚重,同时也对人间尘嚣产生了深深的厌倦,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穷探绝顶搜遗迹,净拂苍苔见巨痕。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