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金钩欲下灵鳌怖,铁网将沈宝树愁。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3-22)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观涛

金钩欲下灵鳌怖,铁网将沈宝树愁。全诗是什么?

唐·李绅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初闻万马声喧逐,渐觉淙淙撼山岳。

惊湍跳沫喷薄飞,溅起千堆寒雪堆。

由来惯击蛟龙窟,只恐惊翻雁鹜群。

岸摧连树根株拔,波卷黄沙入江去。

长鲸喷涌不可止,海若凭陵更谁御?

汉水东流绕曲阿,寒沙渺渺水迢迢。

金钩欲下灵鳌怖,铁网将沈宝树愁。

回瞻四面如堵墙,千帆万舸无敢当。

鼍吟浦口飞帆过,龙跃波心喷浪长。

雷奔电激三千丈,野旷人稀草木荒。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谁言波浪高百尺,便恐江湖没钓船。

作者及朝代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后迁居无锡(今属江苏省),唐朝中期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作者简介

李绅自幼聪颖,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等职,封赵国公,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

译文

(针对“金钩欲下灵鳌怖,铁网将沈宝树愁”两句)

金色的钓钩即将垂下,令灵鳌感到恐惧;铁制的渔网将要沉入水中,让珍贵的树木(比喻水中的珍宝或奇观)感到忧愁。

释义

这两句诗通过夸张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观涛时人们试图捕捉海中奇物的场景,金钩和铁网象征着人类的贪婪和征服欲,而灵鳌和宝树则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和珍贵,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人类过度捕捞、破坏自然平衡的忧虑。

赏析

这两句诗在整首《观涛》诗中,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生动的描绘,成为了引人注目的亮点,诗人通过金钩和铁网的意象,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望;而灵鳌和宝树的恐惧与忧愁,则反映了自然生物在面对人类侵扰时的无助和担忧,这种对比和象征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思想。

创作背景

李绅在创作《观涛》诗时,正值唐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生态也面临着人类活动的破坏,诗人通过描绘观涛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生态的深切关怀,特别是“金钩欲下灵鳌怖,铁网将沈宝树愁”两句,更是借观涛之景,抒发了对人类贪婪和破坏行为的忧虑和谴责。

《观涛》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佳作,更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文关怀的深刻诗篇,而“金钩欲下灵鳌怖,铁网将沈宝树愁”两句,更是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了整首诗的精华所在。

“金钩欲下灵鳌怖,铁网将沈宝树愁。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