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汉台分刺辍名臣,隼旆还临磬水滨。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3-22)诗词赏析10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汉台分刺辍名臣,隼旆还临磬水滨”,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送郑眉州》,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汉台分刺辍名臣,隼旆还临磬水滨。出自哪首诗?

《送郑眉州》

唐·韦应物

汉台分刺辍名臣,隼旆还临磬水滨。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离亭暗风雨,征路湿旌旗。

莫使幔亭酒,空随东去潮。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情怀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汉朝的官署中,一位杰出的官员被调任为眉州刺史,他的隼旆(象征官威的旗帜)再次飘扬在磬水河畔,远处的树木伴随着远行的客人,孤独的城池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寂静,离别的亭子在风雨中显得昏暗,征途上的旌旗也被雨水打湿,不要让那幔亭的美酒,白白地随着东去的潮水而流逝。

释义

这首诗是韦应物为送别友人郑眉州而作,首联点明送别的原因和地点,即郑眉州被调任为眉州刺史,即将离开京城前往新的任所,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远树、孤城、离亭、风雨、征路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凄凉氛围,尾联则以劝酒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希望友人不要因离别而过度悲伤,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烘托离别的氛围,使情感更加真挚动人,诗中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韦应物高超的艺术造诣,特别是“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一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离别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担任某官职期间,具体年份已无从考证,当时,韦应物的友人郑眉州被调任为眉州刺史,即将离开京城前往新的任所,韦应物为了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便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韦应物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唐代士人之间互相送别、互相勉励的普遍现象。

《送郑眉州》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劝酒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这首诗也展现了韦应物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汉台分刺辍名臣,隼旆还临磬水滨。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