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高秋鲈肥贱如土,换酒村场醉迷路。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23)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渔歌子·楚山青

高秋鲈肥贱如土,换酒村场醉迷路。上一句是什么?

唐·张志和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

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拘束,钓回乘月归湾曲。

酒盈樽,云满屋,高秋鲈肥贱如土,

换酒村场醉迷路。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志和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他自幼聪颖好学,三岁能读书,六岁能属文,十六岁明经及第,曾先后拜肃宗、代宗两朝为官,但仕途不顺,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他的作品以山水田园诗和渔歌子词最为著名,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楚山青翠,湘水碧绿,春风和煦,美景看不够。

芳草萋萋,花朵簇拥,渔舟上传来阵阵歌声,连绵不绝。

我随心所欲,无拘无束,钓鱼归来,趁着月色回到曲折的港湾。

酒樽盈满,云雾缭绕的屋子里,秋天到了,鲈鱼肥美得如同泥土般廉价,

我用它们换来村中的酒,醉倒在归家的路上。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楚山湘水间的自然风光和渔人生活的悠闲自在,上片写春日美景,下片则转向渔人生活的自由与惬意,特别是“高秋鲈肥贱如土,换酒村场醉迷路”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渔人生活的豪放与洒脱。

赏析

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楚山湘水间的美丽景色和渔人生活的闲适自在,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的意境,特别是“高秋鲈肥贱如土,换酒村场醉迷路”两句,不仅展现了渔人生活的豪放与洒脱,也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唐代山水田园诗词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张志和一生仕途不顺,晚年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常以诗词表达自己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首《渔歌子·楚山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词人晚年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楚山湘水间的自然风光和渔人生活的闲适自在,词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高秋鲈肥贱如土,换酒村场醉迷路。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