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夜深艇子舣前湾,依稀月照芦花浦。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3-23)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夜泊

夜深艇子舣前湾,依稀月照芦花浦。的意思及出处

宋·欧阳修

夜深艇子舣前湾,依稀月照芦花浦。

渔翁醉睡无人唤,一夜潮声到枕边。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与晏殊齐名,并称“晏欧”,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深夜时分,小船停泊在前湾的岸边,朦胧的月光依稀地照耀着长满芦花的河滩,渔翁已经醉倒睡去,没有人来唤醒他,只有一夜的潮水声悄悄地涌到了他的枕边。

释义

艇子舣前湾:小船停泊在岸边,舣,意为停泊船只靠岸。

依稀月照芦花浦:月光朦胧地照耀着长满芦花的河滩,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

渔翁醉睡无人唤:渔翁喝醉了,沉睡不醒,没有人来叫醒他。

一夜潮声到枕边:整夜的潮水声都伴随着他,仿佛就在枕边响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深夜停泊在芦花浦畔的小船和醉睡的渔翁,以及伴随着他们的潮水声,前两句“夜深艇子舣前湾,依稀月照芦花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朦胧的氛围,月光、芦花、小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后两句“渔翁醉睡无人唤,一夜潮声到枕边”则通过渔翁的醉睡和潮水声的陪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和幽远的感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在游历或隐居期间,夜晚停泊在江边时所作,欧阳修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善于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正是他在夜晚停泊江边时,被眼前的景色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渔翁的醉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夜深艇子舣前湾,依稀月照芦花浦。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