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出无车,食无肉,宁复羡渠黄金屋。的解释

4个月前 (03-23)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贫士诗

出无车,食无肉,宁复羡渠黄金屋。的解释

魏晋:陶渊明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寒叶落。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闲居寡欢娱,出无车与马。

顾眄莫相知,行歌独慷慨。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忽已晚,为人多所讥。

华鬓不耐霜,繁枝岂堪折。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缅复惆怅,去来何依依。

停云霭霭时雨濛,八表同昏平陆中。

寒雀集枯杨,微风吹之淙。

亹亹孤兽鸣,嗷嗷相呼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言酣中客,日醉或能忘。

如何蓬转蓬,悠悠似我身。

出无车,食无肉,

宁复羡渠黄金屋。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译文

闲居在家很少有欢乐,出门没有车马相随。

环顾四周没有知心朋友,独自慷慨悲歌。

阴沉的天气仿佛有麝香的气息,寒冷的空气使我心中凄凉。

岁月匆匆已近晚年,却仍一事无成,为人所讥笑。

华发不耐秋霜,繁茂的树枝又怎能经得起攀折呢?

为生活所驱使,奔走不停,最终辞官归隐山林。

心中惆怅不已,离别时依依不舍。

我生活贫困,出门没有车马,吃饭没有肉,

又怎会羡慕那黄金屋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贫困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出无车,食无肉,宁复羡渠黄金屋”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不羡慕富贵生活的态度,彰显了他高洁的品格和超脱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贫困而宁静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突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也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自己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于是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出无车,食无肉,宁复羡渠黄金屋。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