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河塞东西万馀里,地与京华不相似。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23)诗词赏析11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河塞东西万馀里,地与京华不相似。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释义

“单车欲问边”至“都护在燕然”六句,写诗人初到边塞所见到的景色及到达军中的情况。“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疆沙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而情调悲凉,这里“大漠”“长河”对举,就显示了广袤无垠、穷边极塞的奇异风光,在大漠的上空,一缕烽烟笔直而上,直达云天;在茫茫的沙漠上,一条黄河横贯其间,圆圆的落日,犹如金盘悬挂,这两句诗,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展现了塞外风光的雄浑肃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达边塞,“候骑”告之:“都护在燕然”。“萧关”古塞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另一说在今甘肃平凉县西南。“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都护”是镇守边塞的将领,燕然山离这里非常遥远,现在诗人的前线部队在燕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过了萧关就碰到巡逻侦察的骑兵,他们告诉我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正是“河塞东西万馀里,地与京华不相似”的生动写照,这两句诗描绘了边疆沙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而情调悲凉,展现了塞外风光的雄浑肃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赞叹和对边疆战士的敬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边疆沙漠的壮阔景象和战士们的英勇形象,诗人以“蓬”、“雁”自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同时也展现了边疆战士的坚韧和毅力,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以其雄浑壮阔的景象和深邃的意境,赢得了后人的广泛赞誉。

创作背景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这首诗即是王维在出塞途中所作,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指,写飘零之感,在作者笔下,飞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构成了塞外苍凉雄浑的画面。

《使至塞上》不仅是一首描绘边疆风光的佳作,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和爱国情怀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维的才华和情怀,也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和风采。

“河塞东西万馀里,地与京华不相似。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