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只有白云三十里,模糊隔断山中天。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3-23)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山行

只有白云三十里,模糊隔断山中天。的意思及出处

唐·项斯

青枥林深啼鸟愁,

云门山霭白云流。

只有白云三十里,

模糊隔断山中天。

作者简介

项斯,字子迁,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大约生活在公元9世纪,他生平不甚显赫,但诗作颇有才情,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项斯曾得到名士杨敬之的赏识,并因杨的推荐而名声大噪,但其具体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

译文

在茂密的青枥林中,鸟儿啼鸣带着忧愁,

云门山间云雾缭绕,白云如同流水般飘动。

只有那绵延三十里的白云,

朦胧地隔断了山中的天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行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通过青枥林的深邃、鸟儿的哀愁、云门山的云雾以及绵延不绝的白云,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用“只有白云三十里,模糊隔断山中天”两句,形象地表达了白云缭绕、山天相接的壮丽景象,同时也隐含了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微妙隔阂。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寓情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行的独特魅力,前两句“青枥林深啼鸟愁,云门山霭白云流”通过“深”、“愁”、“霭”、“流”等字,生动地描绘了山林间的幽静与动态之美,后两句“只有白云三十里,模糊隔断山中天”则通过白云的绵延与隔断,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一次山行途中,被眼前的自然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而成,诗人通过对山行所见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晚唐时期,诗人或许也借自然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虑与迷茫,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项斯的这首《山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只有白云三十里,模糊隔断山中天。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