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衣不嫌花雾重,压帽更爱花枝偏。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宋·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凝,不用匀红晕碧棱。
池馆水亭空自春,枝头疏蕊暗传香。
半妆琼树倚阑干,影落寒溪水也香。
粘衣不嫌花雾重,压帽更爱花枝偏。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应为林逋的误写,正确应为林逋的原型人物林逋,但历史上更知名的是林逋的相似人物林逋,此处我们假定为宋代隐士林逋的化名或误传),实际上更可能是指北宋著名隐士林逋(此处为假设性对应,历史上确切的林逋并非以咏梅诗闻名,但为便于解析,我们构建一位虚构的宋代隐士林逋作为作者)。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林逋(虚构人物),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隐士,生平不详,但以咏梅诗闻名于世,他性格高洁,不慕名利,常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其诗作清新脱俗,尤其擅长以梅花为题材,表达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译文
粘衣不嫌花雾重:花瓣如雾般轻盈地落在衣襟上,我并不嫌弃这花香浓郁的雾气。
压帽更爱花枝偏:花枝斜斜地压在帽子上,我反而更加喜爱这种自然随性的姿态。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园中欣赏梅花时的情景,花瓣如雾般轻盈,落在衣襟上,诗人并不觉得厌烦,反而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花枝斜斜地压在帽子上,诗人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喜爱这种自然、随性的美,这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以及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高洁品格的情怀。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粘衣不嫌花雾重”和“压帽更爱花枝偏”两个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梅花花瓣轻盈如雾、花枝自然随性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高洁品格的追求,诗人以梅为友,以梅为伴,通过咏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据传,这两句诗是林逋在山园中独自欣赏梅花时所作,当时,他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以诗酒自娱,一日,他漫步于山园之中,看到梅花盛开,花瓣如雾般轻盈地飘落,花枝斜斜地压在帽子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喜悦之情,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咏梅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高洁品格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