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道甘泉接御沟,上皇行处不曾秋。的解释

4个月前 (03-23)诗词赏析39

诗词原文

宫词

一道甘泉接御沟,上皇行处不曾秋。的解释

唐·王建

一道甘泉接御沟,上皇行处不曾秋。

风帘日暖无人语,满地落花春寂寂。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等职,终官蜀州司马,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别具一格,在当时颇负盛名,今存《王建集》八卷。

译文

一道甘甜的泉水连接着皇宫的御沟,皇帝经过的地方仿佛永远没有秋天,风帘轻拂,日光温暖,四周寂静无人说话,只有满地的落花映衬着春天的寂寞。

释义

甘泉:甜美的泉水,这里指皇宫内的清泉。

御沟:皇宫内的水沟,常供帝王及宫廷使用。

上皇:通常指太上皇,此处泛指皇帝。

不曾秋:形容皇帝所到之处,因权贵之气而似乎没有秋天的萧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宫内的一处景象,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孤寂与冷清,首句“一道甘泉接御沟”以甘泉和御沟为起点,点明了地点和环境的特殊性,次句“上皇行处不曾秋”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皇帝所到之处的尊贵与不凡,同时也隐含了宫廷生活的封闭与隔离,后两句“风帘日暖无人语,满地落花春寂寂”则进一步渲染了宫廷的寂静与落寞,风帘日暖却无人交谈,满地落花更添春日的寂寥。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另一面,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王建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宫廷内部也充满了权力斗争和勾心斗角,作为一位出身寒微的诗人,王建对宫廷生活有着独特的观察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以甘泉、御沟、上皇、风帘、落花等意象为媒介,表达了对宫廷生活孤寂与冷清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也反映了王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一道甘泉接御沟,上皇行处不曾秋。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