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流落萍蓬远,不觉推迁岁月遥。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岂知流落萍蓬远,
不觉推迁岁月遥。
白发满头归未得,
青山是处可埋骨。
渔翁钓得寒江雪,
惆怅何人知此心。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早年曾游历四方,晚年仕途不顺,多寄情于山水之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是唐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哪里知道自己像浮萍一样流落远方,不知不觉间岁月已经遥远,如今白发满头却仍未得归乡,青山处处都可以作为我的埋骨之地,渔翁在寒冷的江面上钓得白雪般的鱼儿,又有谁知道我心中的惆怅呢?
释义
三湘四水:指湖南地区的江河湖泊。
流落萍蓬:比喻自己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推迁:推移变迁,指时间的流逝。
青山是处可埋骨: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认为任何地方都可以作为自己的安息之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三湘四水间的行吟生活,表达了他对流落远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乡无望的无奈,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岂知流落萍蓬远,不觉推迁岁月遥”是全诗的核心,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颈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归乡无望的悲伤,以“白发满头归未得”作为情感的爆发点,尾联则以渔翁钓雪的景象作为结尾,既增添了画面的意境美,又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漂泊不定,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日益加深,他通过描绘自己在三湘四水间的行吟生活,表达了对流落远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乡无望的无奈,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遭遇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普遍命运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