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23)诗词赏析7

诗词原文

空性吟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下一句是什么?

唐·慧能

无罪无福亦无修,

无损无增亦无求。

寂灭性中莫问觅,

心源不动自安流。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历史上慧能禅师虽为禅宗六祖,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慧能(约638年-713年),唐代高僧,禅宗六祖,中国佛教禅宗的实际创立者,慧能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自幼家境贫寒,以伐薪为生,后因闻《金刚经》而悟道,投五祖弘忍门下,得传衣钵,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顿悟”而非“渐修”,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

译文

没有罪业也没有福报,无需修行;

没有损失也没有增益,无所祈求。

在寂灭的本性中不要去寻找什么,

心源如镜不动,自然安宁流淌。

释义

此诗表达了禅宗关于“空性”和“寂灭”的深刻哲理,无罪无福,意味着超越世俗的善恶、福祸观念,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无损无增,则表明万物皆空,无有实体可得,故无所谓增减;寂灭性中莫问觅,强调在寂灭(即涅槃)的本性中,无需向外寻求,因为一切本自具足;心源不动自安流,指内心如源头之水,保持平静不动,则自然清澈流淌,达到心灵的自在与安宁。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禅宗的核心思想——空性与寂灭,慧能通过无罪无福、无损无增的表述,打破了人们对世俗价值的执着,引导人们认识到真正的解脱不在于外在的修行或祈求,而在于内心的觉醒与超越,寂灭性中莫问觅,则是对禅宗“顿悟”思想的直接体现,强调在内心的寂灭状态中,直接领悟生命的真谛,无需向外寻求,心源不动自安流,则是对心灵状态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结合慧能禅师的思想背景,可以想象这样的创作可能源于他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和体悟,慧能一生致力于禅宗的弘扬与传播,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慧能对禅宗核心思想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觉醒与超越的精神追求,在虚构的创作背景下,这首诗可以视为对慧能禅师禅宗思想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