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24)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杂曲歌辞·洛阳女儿行

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下一句是什么?

唐·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洛阳城里有个少女,和我对门而居;她的容颜美丽绝伦,估计只有十五六岁。

迎亲时,夫婿乘骑着玉勒青骢马;侍女端来的金盘,盛着脍好的鲤鱼。

画阁朱楼庭院台榭,座座相对相望;桃红柳绿垂向屋檐,随风摆动飘扬。

她乘坐的是用罗帷遮住的七香车,宝扇轻摇,被迎回九华帐里。

丈夫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骄奢,比石崇更豪奢。

他亲自教她练习舞蹈,把稀世罕有的珊瑚送人也不吝惜。

彻夜欢娱,春窗拂晓才灭九微灯火;灯花片片飘落,像轻盈纷飞的雪花。

她成天嬉戏游玩,竟没有温习歌曲的时候;梳妆好了,只坐在香炉边熏香。

洛阳城中认识的人,尽是富贵豪华;日夜往来赵李家,车马不断。

有谁怜惜貌美如玉的越女,身处贫贱,只好在江头独自洗纱。

天津桥畔,胡人尘烟四起;洛阳道上,人们悲愤填膺,愁绪杀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贵妇生活的富丽奢华,以及她们精神上的空虚无聊,暗示了诗人对上层社会的不满和讽刺,最后两句“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更是将笔触转向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乱、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贵妇的奢华生活和空虚的精神世界,前八句通过描绘贵妇的居住环境、日常用品、交通工具以及娱乐方式等,展现了她们生活的富丽堂皇,接下来的八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贵妇们的日常生活,她们整天嬉戏游玩,不事生产,甚至不温习歌曲,只知熏香坐卧,体现了她们精神上的空虚无聊。

最后两句“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两句诗将笔触从贵妇们的奢华生活转向社会现实,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疾苦,天津桥上的胡尘和洛阳道上的愁绪,不仅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王维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王维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洛阳贵妇的奢华生活和空虚的精神世界,以及最后两句对社会现实的描绘,表达了对上层社会的不满和讽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战乱、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展现了王维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