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无他兮内无自,不动干戈契佛智。的解释
诗词原文
禅悟
唐·慧能
外无他兮内无自,
不动干戈契佛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慧能(638年-713年),唐代高僧,禅宗六祖,中国佛教禅宗的实际创立者,主张“顿悟”说,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慧能,俗姓卢,生于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自幼家境贫寒,以伐薪为生,后因闻《金刚经》而悟道,投五祖弘忍门下,得传衣钵,成为禅宗六祖,慧能强调“心性本净,佛性本有”,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著作《六祖坛经》是中国唯一一部由中国人撰写的佛教经典,被视为禅宗的根本文献。
译文
外界没有他物可求,内心也没有自我可执,
不动用武力或争斗,便能契合佛的智慧。
释义
外无他兮内无自:意指在外界没有外在的依赖或追求,在内心中也没有自我中心的执着,这是一种超越物我、达到无我境界的表述。
不动干戈契佛智:干戈象征争斗或武力,这里表示不通过争斗或外在的努力,而是通过内心的觉悟和领悟,就能达到与佛智相应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慧能禅师对禅宗修行理念的深刻表达,通过“外无他兮内无自”的表述,慧能强调了修行者应当超越对外界事物的依赖和对自我中心的执着,达到一种无我、无执的境界,而“不动干戈契佛智”则进一步指出,这种境界的达成不是通过外在的争斗或努力,而是通过内心的觉悟和领悟,与佛的智慧相应,这种思想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核心理念,强调了内心觉悟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慧能禅师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佛教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慧能作为禅宗的实际创立者,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首诗可能是慧能在传授禅宗法门时,为了表达禅宗修行理念而创作的,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诗句,慧能传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即超越物我、内心觉悟的重要性,为后世禅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慧能禅师的禅宗思想,也展示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通过对诗句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禅宗的核心理念及其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