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凄凉笛里关山月,憔悴吟边海树秋。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25)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从军行七首·其二

凄凉笛里关山月,憔悴吟边海树秋。上一句是什么?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凄凉笛里关山月,憔悴吟边海树秋。

征客去来蓟北长,莫依旌节滞他乡。

作者及朝代

王昌龄,唐代(698年-757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龙标、高常侍、王少伯为“京城三大诗人”。

译文

在军中奏起新的琵琶曲,总是诉说着关山旧时的离别之情,缭乱的边关愁绪怎么也听不完,只有那秋月高高地照着长城。

笛声中吹奏着《关山月》的凄凉曲调,戍边的战士在海边的树下吟唱着,显得面容憔悴,征人来来往往于蓟北之地,不要长久地依傍着旌节,滞留在异乡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的军旅生活和征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征人的思乡之情,前两句通过琵琶新声和关山旧情,表达了征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后两句则以笛声中的《关山月》和海树下的憔悴吟唱,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凄凉和征人的愁苦。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将边塞的荒凉和征人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前两句通过琵琶新声和关山旧情的对比,突出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后两句则以笛声中的凄凉曲调和海树下的憔悴吟唱,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凄凉和征人的愁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也体现了王昌龄作为边塞诗人的独特风格,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边塞的荒凉和征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栩栩如生,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边塞地区创作的一组从军行诗中的一首,当时,王昌龄被贬至边疆地区任职,亲身经历了边塞的军旅生活和征人的内心世界,他深感边塞的荒凉和征人的愁苦,于是将这些感受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形成了这组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从军行诗,这组诗不仅反映了当时边塞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征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现了王昌龄作为边塞诗人的卓越才华和深厚情感。

“凄凉笛里关山月,憔悴吟边海树秋。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