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天含残碧融春色,五陵薄幸无消息。的解释

7个月前 (03-25)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

天含残碧融春色,五陵薄幸无消息。的解释

元·阿鲁威

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

晓来百舌问春阳,郭外垂杨系画桡。

小桥流水接平沙,无处觅行踪,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天含残碧融春色,五陵薄幸无消息。

作者及朝代

作者:阿鲁威

朝代:元代

作者简介

阿鲁威,字叔重,号东泉,蒙古族,曾任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参知政事,他善曲,有散曲集《东泉乐府》,今存小令十九首,套数四套,阿鲁威的散曲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展现了他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和广泛兴趣。

译文

夜晚风雨交加,猛烈异常,西园中的花朵被摧残得满地飘香,清晨时分,百舌鸟(即黄鹂)在枝头啼叫,询问春天的阳光为何如此黯淡,城外垂柳依依,系着画有船桨的船只,小桥流水与平沙相接,却无处寻觅那人的行踪,我拾起一支翠绿的翘头钗,心中充满遗憾,却只能默默无言,天空中残留着一点碧绿的色彩,仿佛春色正在融化,而那位在五陵(代指富贵人家聚居之地)中的薄情郎,却杳无音讯。

释义

这首散曲通过描绘风雨后的春景,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与失落,风雨交加,花朵凋零,象征着爱情的波折与不幸;百舌问春,垂杨系船,则寓含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小桥流水、平沙无人,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以“天含残碧融春色,五陵薄幸无消息”作结,既点明了季节,又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主人公对薄情郎的怨恨与失望。

赏析

这首散曲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化,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物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阿鲁威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这首散曲可能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的苦闷与无奈,作为一位蒙古族文人,阿鲁威在创作中也可能融入了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和审美观念,使得这首散曲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阿鲁威本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感受,也是这首散曲得以诞生的重要原因。

“天含残碧融春色,五陵薄幸无消息。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