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长乐钟残五漏微,蓬莱天近六花飞。的释义

7个月前 (03-25)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冬日早起

长乐钟残五漏微,蓬莱天近六花飞。的释义

唐·刘沧

长乐钟残五漏微,蓬莱天近六花飞。

寒灯寂寂待明发,断雁声声叫远归。

惊梦断魂西窗雨,孤灯照影北风吹。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羡人间万户扉。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不算特别突出,但仍有不少佳作流传至今,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长乐宫的钟声在五更天时渐渐微弱,蓬莱仙境仿佛近在咫尺,雪花纷飞,寒冷的灯火静静地等待着天明,失群的雁儿声声哀鸣,似乎在呼唤着远方的同伴归来,西窗外的雨声惊醒了我的梦,让我魂飞魄散,孤灯下,北风呼啸,映照着我孤独的身影,我披上衣服走到门前眺望,心中并无羡慕人间那万户人家的繁华。

释义

首联“长乐钟残五漏微,蓬莱天近六花飞”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象,长乐宫的钟声与蓬莱仙境的雪花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颔联“寒灯寂寂待明发,断雁声声叫远归”通过寒灯与断雁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寂静与孤独,颈联“惊梦断魂西窗雨,孤灯照影北风吹”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惊悸与孤独,尾联“披衣更向门前望,不羡人间万户扉”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即使面对人间的繁华,也无所动心。

赏析

这首诗以冬日早起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长乐钟、蓬莱仙境、寒灯、断雁、西窗雨、孤灯、北风等,共同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与对人间繁华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沧仕途不顺或隐居山林之时,面对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无常,诗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迷茫,在冬日的清晨,他独自一人在寒灯下等待天明,听着远处的钟声与雁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超脱尘世的念头,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超脱境界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晚期士人面对社会动荡与人生无常时的普遍心态。

“长乐钟残五漏微,蓬莱天近六花飞。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