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白玉洁兮红兰芳,忽玉折兮兰已伤。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3-25)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招魂

白玉洁兮红兰芳,忽玉折兮兰已伤。出自哪首诗?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若兹。

上帝之在灵圜,固将观之,矧又申之以好恶?

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

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归来归来!不可以托些。

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

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归来归来!不可以久淫些。

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旋入雷渊,爢散而不可止些。

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

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

五谷不生,丛菅是食些。

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

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

归来归来!恐自遗贼些。

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久些。

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归来归来!不可以久兮。

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

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猰貐九首,戴山抇野些。

归来归来!恐自遗灾些。

魂兮归来!入修门些。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秦篝齐缕,郑绵络些。

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天地四方,多贼奸些。

归来归来!恐自危殆些。

魂兮归来!闭玉户些。

试脩清浊,饮气吞精些。

还反故室,敬事尔形些。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些!

(节选)

白玉洁兮红兰芳,忽玉折兮兰已伤。

作者及朝代

作者:屈原

朝代:先秦(战国末期)

作者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楚词”),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他创作的《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在流放过程中投江自尽。

译文

白玉多么纯洁啊,红兰多么芬芳,可是白玉突然折断了,红兰也凋零了。

释义

此句以白玉和红兰为喻,白玉象征高洁的品质,红兰象征美好的德行或才华,当白玉折断,红兰凋零时,意味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破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被摧毁的悲痛和惋惜。

赏析

这句诗以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切哀悼,白玉和红兰作为美好和纯洁的象征,它们的折损和凋零,不仅是对具体事物的描述,更是对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品质被摧毁的悲痛和无奈的表达,这种以物喻人的手法,使得诗句具有更深的情感层次和象征意义,这句诗也体现了屈原诗歌中常见的哀怨和悲愤情绪,以及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招魂》是屈原为招回楚怀王之魂而作的一首长篇诗歌,在战国时期,楚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楚怀王在位期间,楚国政治腐败,国力衰退,最终导致了楚国的衰落,屈原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诗人,对楚国的命运深感忧虑和悲痛,在这首《招魂》中,他通过描绘各种恐怖的场景和象征性的意象,试图唤醒楚怀王的灵魂,让他回到楚国,重振国威,而“白玉洁兮红兰芳,忽玉折兮兰已伤”这句诗,正是诗人对美好品质被摧毁的悲痛和惋惜的集中体现。

“白玉洁兮红兰芳,忽玉折兮兰已伤。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