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花未发,增所思,及见花开转益悲。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3-25)诗词赏析6

诗词原文

春思

花未发,增所思,及见花开转益悲。全诗是什么?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离肠。

花未发时先有思,增所思及见花开转益悲。

作者简介

贾至,唐代文学家、官员,字幼邻,河南洛阳人,天宝初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单父尉、殿中侍御史等职,安史之乱中,随唐玄宗逃往四川,授中书舍人,唐代宗时,历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出为汝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官终右散骑常侍,贾至工于诗文,与杜甫友善,诗风清丽俊逸,文辞畅达,著有《贾至集》等。

译文

青草茂密浓厚,柳枝飘拂呈鹅黄色,桃花繁盛李花香飘,春风依然不能为我吹散烦恼忧愁,偏偏在这春日时节更惹我愁绪绵长,因为靠近都城长安,所以经常送别朋友,折尽杨柳枝也无法减轻离别时的悲伤,花儿还未开放时就已经有了思念,等到花儿开放时,思念反而更加悲伤。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诗人并未沉浸在春天的美好之中,反而因春天的到来而引发了更多的愁绪和思念,前两句写春景之美,后两句则转而写愁绪之深,特别是“花未发时先有思,增所思及见花开转益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见到花开时反而更加悲伤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春景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思念,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但后两句却笔锋一转,将愁绪和思念融入其中,特别是“花未发时先有思,增所思及见花开转益悲”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还通过“花未发”与“及见花开”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悲伤,这种转折和对比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至在长安任职期间,当时,他可能因为工作繁忙、离别频繁等原因,内心充满了愁绪和思念,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诗人却未能从中找到慰藉,反而因春天的到来而引发了更多的愁绪和思念,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充满深情和哀愁的佳作。

“花未发,增所思,及见花开转益悲。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