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山僧能指冬青穴,河女犹传夏统舟。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3-26)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游灵隐寺

山僧能指冬青穴,河女犹传夏统舟。全诗是什么?

唐·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台凌雾起,杉桧拂云霄。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晓钟催下寺,疏雨暗前山。

山僧能指冬青穴,河女犹传夏统舟。

欲问灵栖事,忘言一径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宋之问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历官尚书监丞、中书舍人,因谄事张易之兄弟,被贬为泷州参军,后遇赦,转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等职,武三思爱其才,复拜中书舍人,景龙中,因谄事太平公主,出为滁州刺史,后贬越州长史、钦州别驾,最终流放钦州赐死,宋之问擅长五言律诗,多应制之作,文辞华美,音韵和谐,对唐代律诗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译文

灵隐寺所在的鹫岭高耸入云,龙宫般的寺庙深锁在寂静之中,楼台仿佛凌驾于云雾之上,杉树和桧树高耸入云,桂花从月中飘落,天香从云外飘来,我攀着藤萝登上高塔远眺,用木头挖取泉水却远在天边,霜薄时花儿更加盛开,冰轻时叶子还未凋落,我从小就向往奇异的山水,搜求美景以洗涤心中的烦恼,等待着进入天台山的路,看我度过那石桥,清晨的钟声催促我下山,稀疏的雨水使前山变得昏暗,山僧能指出冬青树下的洞穴,河女还传说着夏统的船只,想要询问灵栖山的事,却只能在一径秋色中默默无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佛教圣地的敬仰,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灵隐寺的幽静、神秘和美丽,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烦恼的厌倦和对佛教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在描写灵隐寺的景物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寺庙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描绘楼台、杉桧、桂花、天香等景物,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之中,诗人也通过描写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佛教的敬仰。

创作背景

宋之问在唐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擅长五言律诗,对唐代律诗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这首诗是他游览灵隐寺时所作,通过描绘灵隐寺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佛教圣地的敬仰,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山僧能指冬青穴,河女犹传夏统舟”这两句诗,通过山僧和河女的传说,进一步增添了灵隐寺的神秘色彩,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灵隐寺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神秘土地的深深眷恋和向往。

“山僧能指冬青穴,河女犹传夏统舟。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