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苍头特起誓平吴,回首江东望眼枯。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苍头特起誓平吴

苍头特起誓平吴,回首江东望眼枯。全诗是什么?

唐·罗隐

苍头特起誓平吴,

回首江东望眼枯。

今日渡江何处去,

空余秋月照姑苏。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晚期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初期,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参加科举不第,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曾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多讽刺现实,对晚唐社会的黑暗面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的散文也颇有成就,尤其是小品文,语言精炼,寓意深刻。

译文

苍头(指士兵或起义军)突然崛起发誓要平定东吴,

回首望向江东,目光已经枯竭(形容期待已久,心情急切)。

今天渡过长江要去往何方呢?

只剩下秋月孤独地照耀着姑苏城。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誓要平定东吴的将领或起义领袖的形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落幕的感慨,首句“苍头特起誓平吴”展现了英雄人物的壮志豪情;次句“回首江东望眼枯”则透露出长时间的等待和期盼,以及可能面临的失望和无奈;第三句“今日渡江何处去”以问句形式,引出对英雄归宿的疑问;末句“空余秋月照姑苏”则以景结情,用秋月的清冷和孤独,映衬出英雄逝去后的凄凉和寂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首句“苍头特起誓平吴”气势磅礴,展现了英雄人物的壮志和决心;次句“回首江东望眼枯”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英雄内心的复杂情感,第三句以问句形式,引发读者对英雄命运的思考;末句则以景结情,用秋月的清冷和孤独,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晚唐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发生,许多英雄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中崛起又陨落,罗隐作为一位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初期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变迁和英雄命运有着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缅怀,同时也对时代变迁和英雄落幕的无奈和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和批判。

“苍头特起誓平吴,回首江东望眼枯。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