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臣妾佥名谢道清,谁忍连署迎北使。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迎北使

臣妾佥名谢道清,谁忍连署迎北使。全诗是什么?

宋·谢道清

臣妾佥名谢道清,谁忍连署迎北使。

国破家亡身独在,泪干肠断望南枝。

作者及朝代

作者:谢道清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谢道清(1210年-1283年),南宋理宗赵昀的皇后,也是南宋最后一位皇后,她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工于诗词,在南宋末年,面对蒙古大军的压境,她虽贵为皇后,却无力挽回国家的颓势,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一步步走向灭亡,在亡国之后,她经历了被俘、迁徙的苦难,最终在元朝的都城去世。

译文

作为臣妾的我在此署名谢道清,

谁能忍心联名去迎接北方的使臣?

国家已经破碎,家庭也已消亡,

只剩下我一人苟活于世,

眼泪已经流干,心肠也已断绝,

只能无望地望着南方的枝头,

那是我们曾经的家国所在。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谢道清在国家灭亡后的悲痛与无奈,她作为南宋的皇后,亲身经历了国家的覆灭和家庭的离散,在诗中,“臣妾佥名谢道清”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谁忍连署迎北使”则表达了她对朝廷中那些愿意与蒙古人妥协、迎接北方使臣的人的愤怒与不满。“国破家亡身独在”描述了她的悲惨境遇,“泪干肠断望南枝”则表达了她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伤。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却蕴含着深沉的悲痛和无奈,谢道清以皇后的身份,却写出了亡国之君的哀怨与绝望,她通过“泪干肠断望南枝”这一形象生动的描写,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和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末年朝廷内部的矛盾和分歧,以及面对外敌入侵时的软弱与妥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蒙古大军压境,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无力抵抗,谢道清作为皇后,虽然心系国家,却无力改变局势,在南宋灭亡后,她被俘至元朝都城,经历了无尽的苦难和屈辱,在这段时期,她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朝廷妥协政策的愤怒与不满,这首诗不仅是对她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对南宋末年整个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映。

“臣妾佥名谢道清,谁忍连署迎北使。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