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金殿香高初唤仗,数行鸳鹭各趋班。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29)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金殿香高初唤仗,数行鸳鹭各趋班。的意思及出处

唐·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带,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金殿香高初唤仗,数行鸳鹭各趋班。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至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至,唐代文学家、官员,字幼邻,河南洛阳人,天宝初年,以校书郎为单父尉,与李白、高适友善,有诗酬唱,后历任中书舍人、尚书右丞等职,以散文著称,与独孤及、梁肃等人友善,为古文运动先驱之一,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

译文

清晨,银色的烛光照亮了通往朝廷的漫长道路,禁城中的春色在晨曦中显得格外苍茫,柔弱的柳枝垂下,如同青色的丝带,百转千回的流莺围绕着宏伟的建章宫飞翔,官员们佩戴着剑和玉佩,脚步声在玉石铺就的台阶上回响,他们的衣冠上沾染了御炉中飘出的香气,当金殿中的香烟袅袅升起,初闻朝仗的呼唤,成行的朝臣们如同鸳鸯和鹭鸟一般,各自按照班次有序地走向朝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早朝时的庄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的肃穆与春天的生机,诗中“银烛朝天紫陌长”描绘了清晨朝臣们前往朝廷的场景,“禁城春色晓苍苍”则点出了春天的气息和宫廷的幽静。“千条弱柳垂青带,百啭流莺绕建章”以自然景物映衬出宫廷的华美,“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则直接描绘了朝臣们的仪态和宫廷的氛围。“金殿香高初唤仗,数行鸳鹭各趋班”则生动地表现了早朝时朝臣们按照班次有序进入朝堂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早朝的庄严与肃穆,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宫廷建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富有生机的氛围,诗人还通过对朝臣们仪态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官员的严谨与庄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有对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至在唐代担任官职期间,对早朝景象的生动描绘,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官员,贾至对宫廷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敬畏和尊重,也展现了对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庄重,以及朝臣们对国家的忠诚和敬业。

“金殿香高初唤仗,数行鸳鹭各趋班。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