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区区技巧尚乃尔,欲鸣道德宜何如。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3-29)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道德吟

区区技巧尚乃尔,欲鸣道德宜何如。全诗是什么?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区区技巧乃尔奇,欲鸣道德宜何如。

若将巧者充其类,巧者非唯百有余。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北宋五子之一,谥康节,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少有志,读书苏门山百源上,刻苦为学,寒暑不辍,及长,游河南,从学于理学家周敦颐,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嘉祐时,及门之士上其书于朝,召至京师,授将作监丞,辞不就,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丰中赐谥康节,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译文

小小的技巧竟然如此奇妙,想要宣扬道德又该如何是好呢?如果将那些技巧者都归为一类,那么技巧者就不仅仅只有百余人了。

释义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技巧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首句“区区技巧乃尔奇”指出技巧虽然微小,但却能展现出令人惊奇的效果,次句“欲鸣道德宜何如”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果想要宣扬道德,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后两句“若将巧者充其类,巧者非唯百有余”进一步说明,如果将那些擅长技巧的人都归为一类,那么这样的人将数不胜数,相比之下,道德的传播和坚守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赏析

这首诗以技巧与道德的对比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道德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在邵雍看来,技巧虽然能够带来一时的惊奇和赞叹,但相比于道德的力量,却是微不足道的,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使社会得以和谐稳定地发展,作者认为,如果想要宣扬道德,就需要超越技巧层面的追求,深入到道德的本质和内涵中去。

这首诗还体现了邵雍作为理学家的思想特点,他注重道德修养和内在精神的提升,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道德的本质和意义,才能够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邵雍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观察和思考有关,在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社会风气逐渐变得浮躁和功利化,人们往往过于追求技巧和表面的华丽,而忽视了道德和内在修养的重要性,邵雍作为一位理学家和思想家,深感忧虑和不满,因此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能够唤起人们对道德和内在修养的重视和关注,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进步。

“区区技巧尚乃尔,欲鸣道德宜何如。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