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3-30)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江行杂诗

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

与吏人言如诏语,畏人知似畏天知。

官贫思与青衫别,地僻频惊白雁来。

独有江山供胜赏,夕阳多处倚危楼。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自幼聪颖好学,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授编修,后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查慎行学识渊博,诗才横溢,为清初“浙西六家”之一,与朱彝尊、厉鹗并称“浙西三大家”,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写景抒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我的行衙每到一处都像是寺庙一般清静,巡视部属终年不离船舟。

与官吏交谈如同传达皇帝的诏令,害怕别人知道就像害怕上天知道一样谨慎。

官职卑微让我产生了辞别青衫(官职)的念头,地处偏僻常常惊见白雁飞来。

只有这江山美景可供我尽情欣赏,在夕阳映照下多次倚靠在高楼之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作为官员在巡视过程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联“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写出了诗人巡视工作的艰辛与孤独;颔联“与吏人言如诏语,畏人知似畏天知”则体现了诗人对职责的敬畏与谨慎;颈联“官贫思与青衫别,地僻频惊白雁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尾联“独有江山供胜赏,夕阳多处倚危楼”则以美景作结,展现了诗人在艰难中寻得一丝慰藉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作为官员在巡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首联以“行衙如寺”和“经年不离舟”两个意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巡视工作的艰辛与孤独,颔联则通过“如诏语”和“畏天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职责的敬畏与谨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内心的压抑与无奈,颈联以“官贫”和“地僻”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沉,尾联则以“江山胜赏”和“夕阳危楼”为画面,将诗人的心境从压抑中解脱出来,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宁静,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查慎行巡视地方期间,作为一位勤勉尽责的官员,查慎行在巡视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辛与孤独,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因此在与官吏交谈时总是谨慎小心,生怕有所疏漏,长期的巡视工作也让他感到疲惫与厌倦,对仕途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与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查慎行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巡视工作的感受与心境,通过描绘巡视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官员们普遍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