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未成老大归朝计,且喜平安出岭来。的释义

4个月前 (03-31)诗词赏析5

诗词原文

度大庾岭

未成老大归朝计,且喜平安出岭来。的释义

唐·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未成老大归朝计,且喜平安出岭来。

作者及朝代

作者:宋之问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宋之问,唐代著名诗人,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官至考功员外郎,因事获罪,被贬为泷州参军,不久又逃回洛阳,投奔张易之兄弟,武则天时期,张易之兄弟受宠,宋之问也得以升迁,但好景不长,张易之兄弟被杀后,宋之问被贬为越州长史,唐睿宗即位后,宋之问被流放钦州,最终赐死于桂林,宋之问的诗作讲究声律,对唐代律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其人品因依附权贵而饱受争议。

译文

翻越大庾岭才告别京城,停下驿车远望家乡的方向。

我的魂魄随着南飞的鸟儿远去,眼泪洒落在北方的花枝上。

山间的雨刚刚停歇,天空开始放晴,江上的云彩变幻莫测,仿佛要变成绚丽的晚霞。

虽然还没有实现年老时归朝的打算,但能够平安地走出大庾岭,我已经感到十分欣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宋之问翻越大庾岭时的复杂心情,前两句通过“辞国”和“一望家”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思念,中间两句通过“魂随南翥鸟”和“泪尽北枝花”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后两句则转而描写自然景色,以山雨初晴、江云变霞的壮丽景象,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平静,虽然归朝无望,但能够平安离开贬所,也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沉,既有对京城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思念,又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和对比手法,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在政治动荡中的坎坷命运和复杂心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之问在被贬谪途中翻越大庾岭时所作,当时,宋之问因依附权贵而获罪,被贬为泷州参军,在贬谪途中,他翻越大庾岭,望着遥远的家乡和即将离开的京城,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之问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在政治动荡中的普遍命运和心态。

“未成老大归朝计,且喜平安出岭来。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