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安得雄心大胆子,与之把臂论心事。的解释

8个月前 (04-0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与友夜谈

安得雄心大胆子,与之把臂论心事。的解释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月色朦胧夜未央,安得雄心大胆子,

与之把臂论心事,共话江湖万里长。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创作抒发真情,个性鲜明,反对摹拟复古和形式主义的倾向,他的诗文不拘格套,清新隽永,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随园食单》等传世。

译文

在月色朦胧、夜未深沉之时,我渴望能找到一位拥有雄心壮志和大胆气魄的人,与他并肩携手,倾诉内心的思绪与志向,共同谈论江湖上的种种传奇与梦想,畅谈万里之外的广阔世界。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袁枚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志同道合者的深切向往,在宁静的夜晚,他渴望找到一位能够与自己心灵相通、共同追求理想的人,一起分享彼此的心事和梦想,探讨人生的广阔与深邃。

赏析

这首诗以月色朦胧的夜晚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首句“月色朦胧夜未央”既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期待,次句“安得雄心大胆子”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希望找到一位具有雄心壮志和大胆气魄的知己,后两句“与之把臂论心事,共话江湖万里长”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知音相遇后的情景,两人并肩携手,倾诉心事,共话江湖,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友情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袁枚中年时期,此时他已经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但内心却感到孤独与迷茫,他渴望找到一位能够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知音,一起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月色朦胧的夜晚,这种渴望尤为强烈,于是他便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袁枚对友情的珍视和追求,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感与才情。

“安得雄心大胆子,与之把臂论心事。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