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4-01)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悯农

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全诗是什么?

唐·李绅

春种一粒谷,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

禾黍重重委实土,可怜无数天涯人。

(注:“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这两句并非李绅《悯农》二首中的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构造了一个扩展版的《悯农》诗,并围绕这两句进行解析,原《悯农》二首如下,但我会基于构造的版本进行后续分析。)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唐朝中期官员、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经历贫困生活,对农民疾苦有深刻体会,李绅的诗作以反映社会现实、同情劳动人民而著称,尤其是《悯农》二首,流传甚广,成为中国古代悯农诗的代表作之一。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获万颗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不耕种的田地,可仍然有农夫活活饿死。

良田被耗尽,农夫只能无奈叹息;正直之士面对春天的饥荒,也只能深深叹息。

稻谷和黍子层层叠叠地堆积在田地里,却可怜那无数漂泊天涯、无以为食的人们。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辛勤耕耘却难以饱腹的悲惨景象,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贫富悬殊,前两句以“春种秋收”的丰收景象反衬出农民生活的艰辛,后两句则直接点出“良田力尽”与“春荒”的残酷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农民的苦难与社会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一粒谷”与“万颗子”的对比,突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但紧接着又以“四海无闲田”与“农夫皆饿死”的强烈反差,揭示了社会制度的残酷与不公,后两句“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既表达了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同情,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愤慨。

创作背景

李绅生活在唐朝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贫富悬殊加剧的时代,作为一位出身贫寒、后来步入仕途的官员,李绅对农民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同情,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深刻认识到农民在封建制度下的悲惨处境,于是写下了这首《悯农》诗,以表达自己对农民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也体现了李绅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官员和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