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哀歌不入俗耳听,大笑自与万古期。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4-02)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笑歌行

哀歌不入俗耳听,大笑自与万古期。出自哪首诗?

唐·李白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反封侯;

直如弦,死道边。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圣人不弃,愚者忘之;

君子得道,小人失时。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哀歌不入俗耳听,大笑自与万古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笑啊笑啊,你们看啊!

你们难道没有看到吗?弯曲的钩子反而能封侯拜相,正直的琴弦却只能死在路边,善恶是由人自己作的,祸福也是自己招来的,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圣人不会抛弃这些美德,而愚蠢的人却会忘记它们,君子能够得道,小人却会失去时机,真实的话往往不漂亮,漂亮的话往往不真实,善良的人不会辩解,辩解的人往往不善良,有智慧的人不会博学杂陈,博学杂陈的人往往没有智慧,圣人不会积累财富,他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充实,天的法则是有利于万物而不加害;圣人的法则是不与人争斗而有所作为,哀伤的曲调不会进入世俗的耳朵,而大笑却能与万古同存。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表达了李白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他讽刺了社会上的不公和虚伪,强调了人的本性中的善良和美德,并倡导了圣人的无私和不争之道,最后两句“哀歌不入俗耳听,大笑自与万古期”更是表达了李白对于世俗的超越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歌谣体的形式,语言质朴自然,节奏明快,易于传唱,在内容上,李白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将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寓意,他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和虚伪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同时强调了人的本性中的善良和美德的重要性,最后两句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李白对于世俗的超越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李白的豪放和飘逸之气,展现了他作为“诗仙”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个人的遭遇和时代背景有关,李白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一生追求自由和理想,但往往受到现实的打击和束缚,在这首诗中,他通过讽刺和批判社会现实,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不公和虚伪的不满和愤怒,他也通过强调人的本性中的善良和美德以及圣人的无私和不争之道,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哀歌不入俗耳听,大笑自与万古期”更是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的超越和对永恒价值的坚定信念。

“哀歌不入俗耳听,大笑自与万古期。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