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哀歌不入俗耳听,大笑自与万古期。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4-02)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笑歌行

哀歌不入俗耳听,大笑自与万古期。出自哪首诗?

唐·李白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反封侯;

直如弦,死道边。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圣人不弃,愚者忘之;

君子得道,小人失时。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哀歌不入俗耳听,大笑自与万古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笑啊笑啊,你们看啊!

你们难道没有看到吗?弯曲的钩子反而能封侯拜相,正直的琴弦却只能死在路边,善恶是由人自己作的,祸福也是自己招来的,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圣人不会抛弃这些美德,而愚蠢的人却会忘记它们,君子能够得道,小人却会失去时机,真实的话往往不漂亮,漂亮的话往往不真实,善良的人不会辩解,辩解的人往往不善良,有智慧的人不会博学杂陈,博学杂陈的人往往没有智慧,圣人不会积累财富,他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充实,天的法则是有利于万物而不加害;圣人的法则是不与人争斗而有所作为,哀伤的曲调不会进入世俗的耳朵,而大笑却能与万古同存。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表达了李白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他讽刺了社会上的不公和虚伪,强调了人的本性中的善良和美德,并倡导了圣人的无私和不争之道,最后两句“哀歌不入俗耳听,大笑自与万古期”更是表达了李白对于世俗的超越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歌谣体的形式,语言质朴自然,节奏明快,易于传唱,在内容上,李白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将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寓意,他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和虚伪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同时强调了人的本性中的善良和美德的重要性,最后两句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李白对于世俗的超越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李白的豪放和飘逸之气,展现了他作为“诗仙”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个人的遭遇和时代背景有关,李白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一生追求自由和理想,但往往受到现实的打击和束缚,在这首诗中,他通过讽刺和批判社会现实,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不公和虚伪的不满和愤怒,他也通过强调人的本性中的善良和美德以及圣人的无私和不争之道,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哀歌不入俗耳听,大笑自与万古期”更是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的超越和对永恒价值的坚定信念。

“哀歌不入俗耳听,大笑自与万古期。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