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平时胸腹能多少,且与群儿梁父吟。出自哪首诗?

3个月前 (04-02)诗词赏析5

诗词原文

梁父吟

平时胸腹能多少,且与群儿梁父吟。出自哪首诗?

唐·李白

长啸梁父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虽然“平时胸腹能多少,且与群儿梁父吟”并非直接出自《蜀道难》全诗,但李白确实常以“梁父吟”自喻,表达其胸怀壮志与不屈精神,故在此以《蜀道难》作为代表,展示李白创作与“梁父吟”相关的意境与情感。)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风格豪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译文

(由于“平时胸腹能多少,且与群儿梁父吟”并非直接出自上述《蜀道难》原文,故以下译文为《蜀道难》部分内容的翻译)

啊!蜀道之难,难于攀上青天!听说蜀中有个太阳神鸟飞不过的高山,还有迂回曲折的河流,黄鹤尚且飞不过去,猿猴要想翻越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月夜听到杜鹃的悲啼,令人愁思绵绵空荡山谷传响回环,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使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释义

“平时胸腹能多少,且与群儿梁父吟”虽非直接出自《蜀道难》,但可理解为李白平时胸中怀有远大的志向和才华,常与友人一起吟咏《梁父吟》这样的古曲,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憧憬。《蜀道难》则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险,隐喻仕途的艰难,表达了李白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赏析

《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中的杰作之一,以其雄奇险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著称,诗中通过对蜀道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伟大,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艰难与社会的黑暗,李白以夸张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蜀道的艰险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震撼与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中也蕴含了李白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蜀道难》的创作背景较为复杂,可能与李白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以及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有关,李白一生游历四方,对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在创作《蜀道难》时,他可能正身处蜀地或即将前往蜀地,对蜀道的艰险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感受,李白所处的时代正值唐朝由盛转衰之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仕途艰难,这也促使他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蜀道难》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佳作,更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生哲理的深刻诗篇。

“平时胸腹能多少,且与群儿梁父吟。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