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念世间酬短景,何如天外领长春。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天上谣
唐·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赵女弹筝西塞明。
窃念世间酬短景,何如天外领长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他自幼聪颖,七岁能诗,但因家道中落,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李贺的诗作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被誉为“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译文
天河在夜晚流转,星星仿佛在漂动,银河边的流云仿佛在学习水的声音,月宫中的桂树花朵还未凋落,仙女们正采摘香气四溢的花朵,佩戴着香草的佩缨,秦国的妃子卷起窗帘,北窗迎来了拂晓的晨光;赵国的佳人弹奏着古筝,西塞的山水在乐声中更加明亮,我私下里想着,人世间的时间如此短暂,怎能比得上在天外享受永恒的春天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上的仙境与人间的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美好的向往,诗中“天河夜转”、“银浦流云”等描绘出天宫的神秘与美丽,“秦妃卷帘”、“赵女弹筝”则展现了人间生活的美好瞬间,但诗人最终认为这些都比不上天外的永恒春天。
赏析
李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天上的仙境描绘得如梦如幻,与人间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对天宫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美好的渴望,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不满,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李贺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因家道中落、仕途不顺而饱受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李贺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失望和不满,转而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超越,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天上的仙境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永恒美好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李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