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高不见十三级,山厚已过千万重。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登高望远
唐·李暮云
塔高不见十三级,山厚已过千万重。
云绕峰腰飘玉带,风拂林梢奏松钟。
远望天边霞似锦,近观脚下路如龙。
登高方识乾坤大,望远才知宇宙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暮云
朝代:唐代(虚构人物及朝代,因实际历史中并无李暮云此人及此诗,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故设定为唐代)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一位不为世人所熟知的诗人,生平事迹鲜有记载,据传他性格孤傲,喜好游历名山大川,常以自然之景抒发胸中豪情壮志,其诗作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尤其擅长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人生哲理,虽传世作品不多,但每一首都堪称佳作。
译文
塔高耸立,却难以数清其是否有十三级之高;山峦叠嶂,其厚度早已超越了千万重之厚,云雾缭绕在山峰腰间,如同飘动的玉带;微风拂过树梢,仿佛奏响了松林中的钟声,远望天边,晚霞绚烂如锦;低头近看,脚下的道路蜿蜒如龙,只有登上高处,才能领略到天地的广阔;只有极目远眺,才能感受到宇宙的浩瀚无垠。
释义
首联“塔高不见十三级,山厚已过千万重”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塔之高、山之厚,营造出一种雄伟壮观的景象,颔联“云绕峰腰飘玉带,风拂林梢奏松钟”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云雾与山峰、风与林梢之间的和谐共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灵动,颈联“远望天边霞似锦,近观脚下路如龙”则通过远望与近观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多姿多彩与人生的曲折坎坷,尾联“登高方识乾坤大,望远才知宇宙空”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所领悟到的对宇宙人生的深刻认识。
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人通过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巧妙地借景抒情,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融入其中,使得全诗既有观赏性又有思想性。
创作背景
虽然李暮云及其诗作在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但我们可以根据这首诗的内容推测其创作背景,或许是在某个秋日黄昏,诗人独自登上了一座高山之巅,眼前的壮丽景色触动了他的心灵,使他产生了无限的感慨与思考,他挥毫泼墨,将眼前的美景与心中的情感融为一体,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哲理丰富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