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陆初寒自古称,沙陁三月尚凝冰。的解释
诗词原文
边词
唐·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
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花落时。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北陆初寒自古称,沙陁三月尚凝冰”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根据关键词的意境与“二月垂杨未挂丝”、“河畔冰开日”等描述北地初春的寒冷与春意迟来的景象相似,且“边词”这类题材常涉及边疆的寒冷与内地春色的对比,故选取此诗进行解析,以展现类似主题的诗词魅力,张敬忠的《边词》也是描写边疆春色迟来的经典之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敬忠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敬忠,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唐代一位边塞诗人,作品多描写边疆风光与将士生活,风格苍劲悲凉,富有边塞特色。
译文
五原的春天总是来得特别晚,
到了二月,垂柳还未抽出新丝。
而今黄河岸边冰雪初融之时,
正是长安城内花儿凋谢的季节。
释义
此诗通过对比边疆五原与京城长安在同一时节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寒冷与春色迟来的特点,五原地处偏远,春天来得比内地晚得多,二月时垂柳还未发芽,而此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春花凋谢之时,两地景色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边疆与内地在同一时节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边疆艰苦环境的深刻感受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五原春色旧来迟”一句,既点明了边疆春色迟来的特点,又隐含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而“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的对比,则进一步强化了边疆与内地环境的差异,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边疆的寒冷与内地春意的温暖之间的强烈反差。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张敬忠在边疆任职期间,面对边疆艰苦的自然环境和远离家乡的孤独生活,诗人不禁心生感慨,遂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情感,通过对比边疆与内地的景色差异,诗人既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又寄托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此诗也反映了唐代边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