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不得垂文化,历代纵横只自由。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叹世
唐·罗隐
圣贤不得垂文化,历代纵横只自由。
独向苍生吟苦句,何人解识此心忧。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郁郁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批判,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语言直白,常含讽刺意味,对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译文
圣贤们无法将自己的文化思想广泛传播开来,历朝历代的人们只是随心所欲地行事,我独自面对苍生吟咏着苦涩的诗句,又有谁能理解我心中的忧虑呢?
释义
首句“圣贤不得垂文化”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文化思想未能广泛传承的遗憾;次句“历代纵横只自由”则揭示了历史上人们往往随心所欲、缺乏约束的社会现象,后两句“独向苍生吟苦句,何人解识此心忧”则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抒发,他独自面对社会现实,吟咏着苦涩的诗句,却无人能理解他心中的忧虑和担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文化未能广泛传承的遗憾,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诗人通过对比圣贤的无奈与历代人们的自由放纵,揭示了社会文化的缺失和人们道德观念的淡薄,诗人也通过自我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担忧,整首诗语言直白,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化思想受到严重束缚,罗隐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忧虑和不满,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文化未能广泛传承的遗憾,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他也通过自我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担忧,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和憧憬,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罗隐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也代表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