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直与稽天翠,五岳高标未见过。的释义
诗词原文
太平直与稽天翠,五岳高标未见过。
独上高楼望吴越,满天风月助清歌。
作者及朝代
此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登六和塔》,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中尤善者,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太平山与稽天岭的翠绿山色绵延不绝,但我却还未曾见过五岳那高耸入云的山峰,独自登上高楼远眺吴越之地,满天风月都仿佛在助我吟唱清歌。
释义
“太平直与稽天翠”描绘了太平山与稽天岭的翠绿山色,连绵不绝,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五岳高标未见过”则表达了诗人虽已见识过不少名山,但五岳的高峻仍是他未曾领略的风景。“独上高楼望吴越”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高楼,远眺吴越之地的情景,展现出他的豪情壮志。“满天风月助清歌”则以满天风月为背景,烘托出诗人吟唱清歌的愉悦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太平山、稽天岭的翠绿山色以及诗人独自登上高楼远眺吴越之地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诗中“太平直与稽天翠”一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色的翠绿与绵延,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五岳高标未见过”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最后两句“独上高楼望吴越,满天风月助清歌”则以高远的视角和愉悦的心情,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游览六和塔时所作,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杨万里在游览六和塔时,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杨万里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以及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