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居庵地走三郡,今为洞天朝万灵。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万灵洞
朝代:唐代
作者:李玄道
昔居庵地走三郡,今为洞天朝万灵。
云开日色千峰秀,风静松声万壑鸣。
仙境幽幽藏古韵,佛光熠熠照禅庭。
人间胜景何须觅,此地逍遥胜蓬瀛。
作者简介
李玄道,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中晚唐时期,他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美景与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李玄道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般名扬四海,但其诗作在唐代诗坛亦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表现力。
译文
过去我居住在简陋的庵堂中,足迹遍及三个郡县;如今这里已成为洞天福地,朝向万灵显圣,云开雾散,阳光照耀下的千峰更显秀丽;风平浪静,松涛在万壑间回响,这仙境般的地方藏着古朴的韵味,佛光璀璨,照耀着禅院的每一个角落,人世间哪里还需要去寻找胜景,此地逍遥自在,胜过传说中的蓬莱、瀛洲。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昔日简陋的居住环境与今日成为洞天福地的变化,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升华,诗中“昔居庵地走三郡”与“今为洞天朝万灵”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地点的转变与神圣化,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洞天的自然风光,云开日色、风静松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氛围,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主题,将此地比作仙境、佛国,甚至超越了传说中的仙山琼阁。
赏析
李玄道此诗以景寓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昔居庵地走三郡”与“今为洞天朝万灵”的对比,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地点的变迁,更寓意着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与超越,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据推测,此诗可能作于李玄道晚年隐居期间,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多追求个性自由与精神解脱,李玄道亦不例外,在历经仕途坎坷、人生起伏后,他选择归隐山林,以诗酒自娱,寄情山水之间,万灵洞作为他晚年隐居之地,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富有神秘色彩,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从而诞生了这首描绘洞天福地、抒发隐逸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