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秋阳观后碧岩深,万顷烟霞插翠岑。下一句是什么?

3个月前 (04-03)诗词赏析7

诗词原文

秋岩观

秋阳观后碧岩深,万顷烟霞插翠岑。下一句是什么?

唐·韦应物

秋阳观后碧岩深,万顷烟霞插翠岑。

流水潺潺穿石径,白云袅袅绕松林。

仙家楼阁何须问,野客心情自可寻。

欲向此中求妙境,不妨闲坐听鸣琴。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抒发隐逸闲适之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秋日的阳光照耀着道观后的碧绿岩石,深邃而幽静;万顷烟霞缭绕,仿佛插入了翠绿的山峦之中,清澈的流水潺潺地穿过石径,白云袅袅地缭绕在松林之上,仙家的楼阁无需询问,野客的心境自然可以寻觅得到,想要在这其中寻求妙境,不妨悠闲地坐下来聆听琴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一处道观及其周围的山水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隐逸生活的闲适,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以“秋阳”和“碧岩”勾勒出秋日道观的清幽环境;颔联进一步描绘山水景色,烟霞缭绕、流水潺潺、白云袅袅,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颈联则转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仙家楼阁虽不可见,但野客的心境却可自得;尾联以“闲坐听鸣琴”作结,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秋日道观及其周围的山水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山水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描绘隐逸生活的闲适和自在,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不顺后,逐渐转向隐逸生活,寄情山水之间,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览一处道观时所作,通过对秋日道观及其周围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秋阳观后碧岩深,万顷烟霞插翠岑。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