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循良讵困圣明时,玉烛光华待调燮。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4-04)诗词赏析5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自叙》,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循良讵困圣明时,玉烛光华待调燮。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自叙

唐·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惊海内,诗成不觉惊山林。

循良讵困圣明时,玉烛光华待调燮。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但并未“忘情于儒道”,仍苦读不辍,大中四年(850)中进士,但时局已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斗争激烈,杜荀鹤难以施展抱负,遂闲居乡里,寄情山水,他的诗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

译文

酒瓮琴书陪伴着我这病弱的身体,我已熟悉世事乐于安贫,宁愿做个宇宙间的闲吟客,也不愿做窃取俸禄的庸碌之官,我的诗作尚未能惊动海内名士,但写成之后却能使山林震惊,贤能的官吏怎会困顿于圣明之时,国家的大好形势正待我们去调理燮和。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杜荀鹤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他虽身处贫困,但乐于安贫乐道,不愿为名利所累,他自比为“宇宙闲吟客”,不愿做窃取俸禄的庸官,表现出他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他也对自己的诗作充满信心,认为虽然尚未能惊动海内,但已有一定的影响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国家形势的乐观态度和对贤能官吏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他敢于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也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杜荀鹤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自己无力改变现实,但他并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关注,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寄托自己的希望和理想,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循良讵困圣明时,玉烛光华待调燮。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